创建时间:2021-01-21
聚焦城市网    教育    科教资讯    吴睫委员心声:办有质量、有影响力的教育平台

吴睫委员心声:办有质量、有影响力的教育平台


 

        直面新高考、学前教育、教育“内卷”现象等热点话题

        市政协委员走进本报直播间回应网友关切
 


     “为什么要施行新高考改革?”“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为什么越来越低?”“怎么看待教育内卷化现象?”……1月13日下午3点,市政协委员、昭信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睫走进重庆日报直播间,参与“您的心声我转达——2021重庆两会代表委员直播代言”活动,就当下教育热点问题,与网友互动交流,直抒己见。一个多小时直播时间内,全网吸引近20万网友围观。
 

       问题一:新高考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今年是重庆新高考施行第一年,为什么要施行高考改革,其核心变化在哪里,对学生有什么影响?网友对此十分关注。
  对此,吴睫认为,新高考主要带来四大变化。首先是考试科目的变化。以前高考分文科、理科,现在给了大家更广阔的选择,就是“3+1+2”。“3”是语数外,加的“1”是物理或者历史。“2”是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4个科目里面选择两门。“这种科目设置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科选择和最后的专业匹配框定起来,为后面的选择和录取形成一个好的通道。”
  第二是计分方式的变化。考试科目不一样,如何排名?吴睫说,重庆考试院结合全国很多教育先进省的经验最后得出一个科学赋分方式,应该是非常科学公平的。
  第三是志愿结构上的变化。特别是本科阶段,以前本科有一本、二本、三本。今年高考录取时,把一本二本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你只要上了本科线,理论上清华北大都可以填报。”
  第四个变化是录取模式上的变化,从“唯分数论”到“两依据一参考”。吴睫说,录取改革的核心是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学科的权利,让学生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总体而言,吴睫认为新高考有三大好处:12种选科模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选感兴趣的学科能让考生更加自主学习;96个志愿结构,不再有“调剂”,学生不会因分数低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让更多考生能录取到心仪专业;合并一本二本批次,淡化学校的身份标签,更加关注学校办学特色和质量。
  

       问题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为什么越来越低

 
  前一阵网上曾流传一张图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从最初认为孩子是天才智商可以改变世界,到后来随着孩子年龄慢慢长大,父母的期望值逐渐降低。
  “中国家长盼子成龙、愿女成凤情节很重。”对于这种现象,吴睫现场在黑板上以成就和年龄画出坐标,指明两者对应的曲线就是期望值。“要让期望值和实际成就接近,最重要的是行动力。”吴睫认为,只有行动力越快,越努力的人,随着年龄增长,成就也就越高。
  吴睫说,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让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什么?为谁而学习。只有找到学习的内生动力,想明白了,才能活明白、学明白,从而成为有价值的人。
  事实上,连续两年,从建立学生生涯规划职业体验馆,到建构新时期学生生涯教育开放型模式,吴睫从不同角度呼吁重视学生生涯教育规划,也是希望学生及家长,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更适合发展的方向。
  “只有自己内心的动力被激发,干什么事情才会有动力。”吴睫说。
 

      问题三:为什么要重视“小眼镜”增多的现象
 

  如今,中小学生中,“小眼镜”增多,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还专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背后有何深意?
  吴睫认为,关注青少年近视问题,实际上就是关注青少年健康。这不仅是眼睛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育减负以及体育运动和学习时间二者比例安排的问题。“从这个小切口,可以让大家思考关注素质教育,思考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吴睫以小学阶段的儿子打球输了一分,和队友们伤心哭泣举例,认为这是体育给成长带来的价值。“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教会小学生按规则去赢,更能让大家学会有尊严地输,让孩子们从小磨砺心智。”
 

       问题四:学前教育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大家对学前教育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但在开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吴睫坦言,近年来政协委员就学前教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数次调研,力求得到解决。
  他表示,“我们在发展学前教育的时候,不能只关注硬件设施,也不能只关注入学率、普惠率有多高,而要真真切切看到教育的核心——孩子们的进步。因此老师的水准很重要。”
  吴睫指出目前学前教育的师资流失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高流失率与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更主要的原因是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缺乏相关的福利保障。“老师都没尊严,怎么能教出有尊严的学生?”吴睫指出问题所在。
  他同时表示,目前教育部门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注重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有稳定的福利保障,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通道。
 

       问题五:如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推动教育公平化发展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直播中不少网友也表示出了对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关心。面对这一话题,吴睫认为,在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方面,扶“志”和扶“智“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要让这些孩子产生改变自己的内生动力。
  “以前我们受市妇联的委托对100个孩子进行帮扶,有一次专门对这些孩子的愿望进行了征集,发现有大约四分之一孩子的愿望居然是‘再次成为建卡贫困户’,当时老师们听到这个情况都很愕然。一定要让他们产生内生动力,向往美好的生活,有改变自身的强烈愿望。“吴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扶“志”和扶“智”的重要性。

  吴睫说,目前乡村小学发展很快,学校间的对口帮扶也开展得很好。网络教学资源的分享和在线直播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公平化的发展。

 

       问题六:怎么看待教育“内卷”现象
 

  去年“内卷”一词很火,关于网友对教育“内卷”的争议,吴睫给出了正面回应。

  在吴睫看来,“内卷”其实就是对优质资源的争夺,有被裹挟、绑架的意思。然而对数量庞大的考生来说,各高校招生名额有限,优质资源较少。“国情决定了我们的考试制度不会改,竞争不可避免,因此内卷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说如何减缓。”

  吴睫说,现在家长对教育培训机构又爱又恨,某种程度上生怕去不了,去了又怕被“绑架”;同样看到别人在刷题,自己不刷题又怕跟不上。

  面对社会对教育“内卷”的焦虑,吴睫表示,教育部门对此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小升初摇号,就是希望给没有参加机构培训的孩子一些机会。另外,学生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认清自己,做好个人教育生涯的规划。
 

(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我要评论